在材料科学、金属学、电子封装及失效分析领域,冷镶嵌树脂将微小、易碎或不规则的样品包裹于透明坚固的树脂中,制成平整、边缘保持完好的试样块,为后续的研磨、抛光与显微观察奠定基础。与热压镶嵌不同,冷镶嵌无需高温高压,特别适用于塑料、涂层、多孔材料、含低熔点合金或电子元件的样品。掌握
冷镶嵌树脂的正确使用方法,是让其发挥正常效果的关键。

一、样品准备
待镶嵌样品需清洁干燥,去除油污、氧化层或松散颗粒。可采用超声波清洗、酒精擦拭或离子清洗。若样品表面疏水,可使用偶联剂(如硅烷类)增强树脂与样品的结合力,防止界面脱粘。
二、模具选择与固定
根据样品大小与形状选择合适的镶嵌模具(常用PVC环、硅胶模或金属模)。将样品放置于模具中心,关键观察面朝下或朝向侧壁。对于易漂浮样品,可先注入少量树脂作为“底胶”固定位置。
三、树脂配比与混合
冷镶嵌树脂通常由基体树脂(环氧、丙烯酸或聚酯)与固化剂组成,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比例(如2:1、3:1)精确称量。将两者倒入洁净混合杯中,用玻璃棒或搅拌器缓慢、充分搅拌3-5分钟,确保混合均匀,避免产生过多气泡。搅拌过快或剧烈摇晃会引入大量气泡,影响透明度与结合强度。
四、真空脱泡
混合后的树脂液应立即置于真空干燥器中抽真空3-5分钟,直至气泡逸出。此步骤至关重要,尤其对深色或复杂形状样品,可显著提升镶嵌体透明度与密实度。若无真空设备,可静置10-15分钟让大气泡自然上升。
五、浇注与固化
将脱泡后的树脂缓慢注入模具,避免冲击样品。可沿模具壁倾倒,减少气泡产生。对于大体积镶嵌,建议分层浇注,每层固化后再浇下一层。将模具置于无尘、温度稳定的环境中(通常20-25℃),静置固化。环氧树脂需12-24小时,丙烯酸树脂约1-2小时即可脱模。
六、后处理与清洁
固化完成后,小心脱模。若边缘有毛刺,可用细砂纸轻微修整。及时清洗混合杯、搅拌棒等工具,未固化的树脂可用专用清洗剂去除。